首页 > 信息 > > 正文

动态焦点:首次发现!西湖又迎来惊喜!

2023-05-23 14:30:32        来源:   杭州日报

昨天是第30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。最近,西湖又传来首次发现繁育状态骨顶鸡的好消息。每年10月迁来、 3月飞离的骨顶鸡,今年为什么舍不得离开,还在西湖“生儿育女”?

首次发现!

冬候鸟骨顶鸡在西湖“生儿育女”


(相关资料图)

骨顶鸡每年10月迁来西湖, 3月飞离。而今年,进入5月的西湖内,仍有骨顶鸡尚未离开 。

5月16日,工作人员在西湖水域捕捉到骨顶鸡带着四只小雏鸟觅食的画面。“真是太宝贵了,这是第一次发现!”西湖水域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兴奋地说。

骨顶鸡在我国分布广泛,繁殖在北方自东北、河北北部、内蒙古、青海至新疆、西藏等地,迁徙时途经甘肃、山西、山东等地到黄河或长江以南越冬,在云南石屏、海南和台湾为留鸟。

骨顶鸡成鸟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醒目的白色额甲,羽毛整体为黑色。雏鸟非常可爱,它们的头部具有红色绒毛,身体灰黑色,杂有白色绒毛,颈部有一圈金黄色绒羽;头顶基本裸露,为肉红色,嘴基部红色,嘴端白色,边缘黑色。

为什么骨顶鸡舍不得离开西湖?

作为冬候鸟的骨顶鸡为什么会选择留在西湖繁衍后代?安全隐蔽的环境、人为干扰小的生态、丰富的食物以及良好的西湖水质 ,都是骨顶鸡“父母”选择留下的原因。

“既然在西湖这块‘风水宝地’吃喝住都不愁,就留下了,自然而然开始繁育添丁。”西湖水域管理处鸟类专家朱碧颖笑着解释,“我们也提醒广大游客朋友,观鸟时要注意与水鸟保持距离,遇到落单的雏鸟不要进行触摸等人工干预,成鸟会将其寻回的。”

因为它们,西湖越来越有“灵性”

早在2014年,数十只鸳鸯“下榻”在西湖,引起众多市民游客及专业人士的巨大关注。

绿头鸭

鸳鸯

斑嘴鸭

现如今,不足十年的时间,游人在漫步湖边、泛舟湖面时,不经意之间就能观赏到斑嘴鸭、黑水鸡、白鹭、夜鹭、普通翠鸟和小䴙䴘等留鸟,还有鸟中“大熊猫”——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秋沙鸭 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颈䴙䴘 和“水中凤凰”水雉 等也频频出现。而鸳鸯,已几乎成为西湖的“湖鸟”。

这些与西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密不可分。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初心,坚持“生态优先、系统治理、遵从科学、因地制宜、持之以恒”的治理理念,西湖目前已构建起多级“湖长”管理体系,通过流域共治、水岸联动、专业管养、信息化等手段,不断提升环境质量,生态保护修复成效不断显现。

来源: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、杭州发布

原标题:首次发现!西湖又迎来惊喜!

值班主任:田艳敏

责任编辑:王婧

标签:

热门话题
精彩推荐
今日推荐
花木